圖:在佛山,市民遊客手持金色風車、生菜和蔥,祈願順風順水。\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
作為大灣區(qū)民眾參與度最高、最具影響力的民俗活動之一,元宵節(jié)「行通濟」活動2月11日至13日在廣東佛山舉行。該活動影響力已擴展到整個珠三角和港澳地區(qū),吸引了大灣區(qū)乃至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體驗,預計人數(shù)達百萬。
元宵節(jié)過完意味著春節(jié)結(jié)束。自明末清初起,佛山人每年正月十六行通濟,並衍生出「行通濟,冇閉翳」這一俗語,意為「到通濟橋走走,就沒有煩惱、憂愁」,表達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。
2025年佛山「行通濟」策劃舉辦祖廟夜遊、梁園夜遊、花漾行通濟、全國龍獅大聯(lián)動等系列文化活動。記者看到,活動現(xiàn)場安排了南派功夫秀表演、引路獅隊、「佛山有功夫」表演方陣、「新業(yè)態(tài)、新佛山」互動方隊,「八仙過海,五福臨門」表演,「醒獅吐福,愛滿佛山」醒獅表演。充滿嶺南風情的活動,吸引大量市民遊客。今年活動還安排一條「108米大金龍」讓不同行業(yè)、不同國籍、不同年齡的人群共同舞動,展示團結(jié)一心,共同奮進的氣象。
記者在通濟橋附近看到,大橋兩側(cè)人頭攢動,遊客和市民一手持隨風轉(zhuǎn)動的金色風車,一手提生菜和蔥,期待新一年順風順水、財源滾滾,小朋友聰明伶俐,健康成長。當?shù)氐母廴寺?lián)誼會組織,也有不少人組團參加「行通濟」活動。\大公報記者敖敏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