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_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_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_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

大公產(chǎn)品

首頁 > 文化 > 正文

?英雄與時勢互為表裏/顏純鈎

時間:2017-08-14 03:15:48來源:大公網(wǎng)

  圖:康有為曾發(fā)起戊戌變法/資料圖片

  講故事學(xué)歷史,是學(xué)歷史的不二法門。

  歷史就是人的故事,將無數(shù)歷史人物的故事綜合起來,再深入分析,歸納出歷史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,這是史學(xué)的方法。讀歷史的最終目的是要認(rèn)識歷史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、認(rèn)識歷史文化的積澱、從而研究歷史發(fā)展的方向。

  歷史是人創(chuàng)造的,人民的集體意志決定歷史發(fā)展的方向,但歷史發(fā)展的形式又有漸變與劇變之分。歷史發(fā)展的動力,既來自人民的理性追求,也來自重要歷史人物的個人作用。所謂「英雄造時勢」、「時勢造英雄」,便試圖解釋個人與歷史的關(guān)係。

  英雄與時勢,不可截然兩分,很難說是誰造就了誰,只能說兩者互相造就。英雄與時勢不是對立的,不是非此即彼,而是相輔相成,互為表裏,沒有英雄,時勢就不是那個時勢,沒有時勢,英雄也就不是那個英雄。

  英雄如何造就時勢,時勢又如何造就英雄,其間沒有別的可說,全部都是故事。晚清大變局中,變法與守舊之決鬥,從朝廷到民間,各種力量集結(jié),互相交手,各有進退,涉及各色人等,各有懷抱,各有算計。到最後決生死,既是時勢的作用,也有英雄(或奸雄)的作用。每一個回合都是故事,千鈞一髮,手起刀落,朝野驚變,河山崩解,其間故事套故事,人物套人物,前事之果,後事之因,歷史發(fā)展的邏輯於中可尋。

  歷史是故事組成,故事是人的行為組成,人的行為是人的性格和他所處的時勢決定,因此說到底,那些撬動歷史的人物,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時勢中,由自己的性格出發(fā),去做一些事,不做一些事,那便是我們認(rèn)識歷史的門徑。順便講兩個人物的故事,他們的性格就體現(xiàn)在他們的行為中,而他們的行為,又構(gòu)成歷史的一部分──歷史中有故事,故事中有歷史。

  林則徐未出仕前是窮書生,在長樂知縣掌管書信,一天縣太爺突然接到巡撫張師誠的信,命令將林則徐捉拿解省,公文又沒有說明林犯了什麼罪??h官知道林則徐是好人,便給他一筆錢讓他逃走,誰知林則徐婉拒了,說如果有罪就不避刑罰,沒有罪可大白於世??h官只好親自把他解到巡撫面前。

  巡撫把他帶進簽押房,拿出幾封信來,問是不是你寫的,林則徐看了看,承認(rèn)是自己筆書。正不知犯了什麼天條,巡撫卻趨前握他的手,說我早就知道你賢明有本事,想請你來屈就我這裏的書記官,但心裏沒底,只好用這樣的辦法來試試你,說罷大笑。

  從此林則徐做了張師誠巡撫的書記官。當(dāng)日巡撫要捉他歸案,如林則徐依縣官的好意,拿錢逃走了事,那不但他的「罪名」無從洗刷,以後的仕途也截然不同了。但林則徐為人清正,有自信敢承擔(dān),機會便如此來到他面前。

  林則徐做了巡撫的書記官,每逢過年都要起草給皇上的賀歲拜表,那雖是官樣文章,卻不能馬虎,文字要好,謄寫更不能隨便。林則徐過年前寫好拜表,歸心似箭,誰知張師誠巡撫卻在拜表上改了幾個地方,那其實都是可改可不改的,改完文字,又得重新抄一遍,工夫不少,林則徐想不通這個頂頭上司為何如此不通人情,但他還是勉為其難,小心改過,再端端正正重抄一遍,寫完後等待巡撫回來敲定。

  等到天亮,巡撫到行宮賀歲請聖安回府,連夜把拜表再看一次,感慨地對林則徐說:從前看你的書法,越到結(jié)尾越有精神,早就留下好印象,今天過年前人人心急,再試你一回,果然心定神足。我看人無數(shù),憑這件事就知道你日後前途無可限量,我願將子孫都託付給你。林則徐趕回家,他母親才告訴他,說昨天撫臺派人送了二百兩銀子來,說你要今天才能回家。原來那都是張師誠在試他的定力和忍功。

  性格清正篤實,辦事認(rèn)真堅忍,這都是林則徐的為人之道,在他虎門銷煙那一番大擔(dān)當(dāng)之前,他早已在一些小事情上彰顯自己不茍且不因循的德性。

  另外一個故事說的是康有為。戊戌變法還未失敗,康有為就跑了,晚年見大勢已去,便到處做說客,以為自己還能當(dāng)個縱橫家,游說軍閥政客經(jīng)營天下,其實都是賣嘴皮子,順便打打秋風(fēng)。

  他到陝西西安,督軍劉鎮(zhèn)華收留他,他大談治國之道,督軍也隨便聽聽。一日康有為說起陝西皮貨,督軍心領(lǐng)神會,便挑選上等皮貨送給他。大概康有為嫌他送得太少,第二天就說天氣冷,要買狐皮袍,請督軍代他打電報向家中取錢。督軍聽出他話裏意思,只好再派人叫皮衣莊挑幾件皮衣送去,康有為全部收下,卻叫皮衣莊去找督軍算錢。

  康有為自稱懂得古董,到一個地方,有人拿祖?zhèn)鞯墓佩X拓片來請他鑑別,康有為說要看古錢原件,一拿到古錢,二話不說就收藏到自己衣袖裏。來人再三說明是傳家之寶,希望他歸還,情願送他一兩枚答謝,可是康有為卻顧左右而言他,把古錢強行帶走。

  更過分的是在西安偷取了臥龍寺的藏經(jīng),準(zhǔn)備私帶出關(guān),陝西士紳聯(lián)名告到政府和法院,要把藏經(jīng)取回。康有為撒賴,向督軍劉鎮(zhèn)華要求賠償名譽損失二百萬,另外更提出三個補償條件,一是要將一批家藏圖書賣給西北大學(xué),取價二萬元;二是要求督軍私人投資二萬元,作為康有為主辦的《不忍雜誌》的股本;三是要求聘請他的弟子張扶榮等為西北大學(xué)教授。

  諸如此類下作的行徑,能想像是「康聖人」的作為嗎?

  想當(dāng)年公車上書,與光緒皇帝密謀變天,自許鐵肩擔(dān)道義,辣手著文章,如以他晚年行事下作的故事來看,如此人格,怎當(dāng)?shù)闷鹜炜駷戩都鹊沟闹厝??想必戊戌的失敗,進退失據(jù),種種不堪,都因他的性格鑄成。

  以上兩則故事,都來自《新編古春風(fēng)樓瑣記》。

  林則徐能做一番大事,功在社稷,由他青年時代的小事便看得出來,但他銷煙時,清廷還有一點底氣在,假使林則徐處在康有為的時代,也未必能幹此轟轟烈烈的大事??涤袨橥砟晷惺孪伦?,正可推測他早年未能擔(dān)當(dāng)救國重任的內(nèi)在原因,當(dāng)其時清廷與民間都準(zhǔn)備不足,以其三寸不爛之舌,難敵死而不僵的王朝,失敗可謂天注定。

  所謂英雄與時勢,便是這種互為表裏、相輔相成的關(guān)係。

  說故事,讀歷史,成王敗寇,興亡百感,有沒有興趣,只看你如何去讀而已。

最新要聞

最新要聞

最受歡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