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_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_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_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

大公產品

首頁 > 文化 > 正文

?粗口/耶 生

時間:2017-08-09 03:16:15來源:大公網

  小時候,父親有個同窗好友,說話中總夾著粗口?!浮痢痢痢?,這碟乾炒牛河真?zhèn)S好×好味,哈哈,××××。」他不是罵人,粗口是他的真正「語助詞」,完全沒有意思。後來,他結婚生下女兒之後,這些語助詞神奇地消失於他的話語中,比戒煙還快。

  這不是我首次從粗口中領略的父愛。記得小時候,我父親說話的時候都會用「妖」字行頭。有一天,我在母親面前笑著模仿了一下,換來「藤條炆豬肉」。這天之後,父親的「妖」字再沒有說過出口。

  回想中學的青蔥歲月,三五知己「扮大人」的過程,飲酒和講粗口是必走的兩個步驟,只是我的人生沒有停留在那個時候,也沒有攜帶著粗口成長。沒把粗口掛口邊,不是道德原因,也不認為粗口是萬惡,也不抗拒聽到──當然,被人用粗口指著罵是例外的,但我倒很清楚,令人心寒的不是粗口本身,而是說話的人的態(tài)度。

  坊間對粗口的抗拒程度是絕對的道德性,這有點超乎想像。有時在爭論某些事情時,因為有人說了一句粗口,焦點就被轉移,粗口以外的論點和論據,彷彿都被當成不重要。說出口的固然有責任,但聽者過分反應,也壞了事情。

  這不是一篇捍衛(wèi)粗口的文章,而是有時值得思考:執(zhí)著無意義而捨棄有意義,有何好處?

最新要聞

最新要聞

最受歡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