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公報訊】全球熱炒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早前飆升至3000美元後,在周四晚曾重挫近兩成,為逾兩年來最大跌幅,主要是美國聯(lián)儲局周四加息後美元轉(zhuǎn)強,吸引投資者換馬。
不過,比特幣在周四大跌後,在周五回升,最多曾升6.8%,反彈至2522美元。
周五回升 高見2522美元
比特幣在本周至今已大跌了超過兩成,由高位回落了750美元,原因是聯(lián)儲局在周四加息後,投資者換馬至美元。聯(lián)儲局實行今年內(nèi)第二次加息,把目標利率調(diào)高至1厘至1.25厘之間後,美匯指數(shù)因此而上升了0.64%。在周五,美匯指數(shù)再升高0.13%,高見97.5水平,而亞洲貨幣則因為美元轉(zhuǎn)強而普遍下跌,韓圜曾跌0.7%,菲律賓披索跌0.5%,臺幣跌0.4%,馬來西亞林吉特跌0.3%。
比特幣在周四曾大跌18.66%,低見2076美元,但在周五曾反彈至2522.39美元,回升6.8%。而比特幣在上周日更曾一度升破3000美元,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
根據(jù)Bitmap的價格走勢顯示,比特幣年初至今共大升了190%,原因是一系列發(fā)展表明這種虛擬貨幣在國際商業(yè)市場上將會有更大的空間。然而,摩根士丹利卻不相信像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在未來可通行,該大行仍然視它為投資工具多於一切。大摩又指出,比特幣是一種更方便的支付工具,在購買貨品和服務時,比起使用折扣卡或是信用卡更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