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夏日山區(qū)。\作者供圖
進入暑天,一到周末,自然而然地想念十渡偉寧亞平家的清涼小院。幾個朋友對小院也早有耳聞,嚮往已久,就是時間湊不齊。擇日不如撞日,一提起,都OK,那就周六走起。
夏日的山區(qū)鬱鬱蔥蔥,由於空氣濕度大,「只此青綠」便有了一些朦朧。熱也熱,但陽光是透亮乾淨的,不黏膩。小院一如過往整潔,除了我們,還有一撥不期而至的回頭老客,門口停滿了車,房間也住滿了,小院顯得十分熱鬧。偉寧亞平和她老母親笑呵呵地迎了出來,亞玲正在廚房忙著給大家準備午餐。
剛坐下,亞平去小園子裏摘了幾根黃瓜,嫩綠帶刺的,簡單用水沖沖,咬一口滿齒清甜。樓頂?shù)某旖妨路輥頃r還在開花,這次來已經(jīng)結(jié)了不少,摘下幾個切碎用生抽醃上一會兒,解暑下飯。
太陽花開了滿院,粉的紅的黃的,粉色居多。我這才想起,對呀,正是太陽花開的季節(jié),可是我養(yǎng)在陽臺花盆裏的似乎忘記開花了,我也忘記她應(yīng)該開花了,我只顧上看街角的花,竟然忘了我自己的花也在度過盛開的季節(jié)──太陽花是我印象裏夏天的一個標配。熬過了去年夏天秋天冬天加今年春天,四個季節(jié)了,她把自己長成了常青的綠植,我也忽略了她原本是花。亞平說她家的太陽花都不用管,去年花季過後,花籽自然掉落花池。今年開春,將花池裏的土翻鬆了一遍,此外啥都沒管。天一暖苗就出來了,風來雨來陽光來,什麼來都隨便,很快長滿一花池,一入夏就開花了,一邊開花一邊結(jié)籽,只需一點泥土、一點陽光,磚縫都可以長苗。讓人又省心又開心。
我就喜歡這樣的花花草草,皮實又漂亮。其實她們也好聰明,自自在在,有自己的節(jié)奏,太陽出來就開花,太陽落了就睡覺,生物鐘與人的作息時間差不多。雖說是一年生的花草,但比小米粒還小的種子卻藏著極強的生命力,沾土就生根,有陽光就開花,一株能生數(shù)株,幾株能變一片。從人的角度想,小小的花能輕輕鬆鬆、快快樂樂給人提供觀賞價值、情緒價值,這就是好花啊!記得太平洋灣區(qū)將太陽花列作節(jié)水環(huán)保又適宜生長的推薦花目,花草市場幾美刀一盆呢。
東蕾有朋友老家在蒲窪,邀我們過去。驅(qū)車半小時,氣溫隨著海拔緩緩上升一點點下降,快到山頂時,搖下車窗,外面的自然風令人涼意拂掌。這裏有一處世界地質(zhì)公園,海拔一千多米,號稱「北京小西藏」。沿步道上行,目之所及,繁花草木,一山接一山,幾層蔥蘢,幾層翠微,幾層淡青,幾層黛綠。山在四面,風自四面,眼見是涼意,風過是涼意。往山頂走時太陽還明晃晃的,曬得人滿頭大汗。未及天邊雲(yún)色變濃雲(yún)層翻滾,趕快上車,銅錢般大的雨點很快滴落下來,行至山下,雨勢變疾。回到小院後,雨又下了一會兒才停。
傍晚雨後山峰如洗,嵐氣繚繞,左邊斜陽,右邊彩虹。白天的熱氣頓消,蚊蟲因雨尚未緩神,小院涼爽怡人,恰到好處。人們都捨不得回房間,全跑出來在小院廊棚下乘涼喝茶閒聊。
晚飯亞平亞玲姐妹倆一通忙,現(xiàn)烤的紅鱒魚羊肉串,現(xiàn)摘的黃瓜辣椒作蘸醬菜,知道我愛吃野菜餡餅,拌了兩種餡。本來有人還想分著吃,咬了一口都說好吃,每人至少幹掉兩個餡餅。
旁邊一桌為一對夫婦留座。偉寧說他們是下午到的,也是老熟客,來過三次了。之前沒聊過,今天一聊才知道,他們是二○二二年看了《大公報》上我寫小院的文章「按文索驥」找尋而來。後面又帶岳母來,這次夫婦倆再來。聽偉寧這麼一說,「緣分?。 箹|蕾邦文和鄭傑一致「忽悠」我,一定要與這位讀者見見。
正說著,那對夫婦過來吃飯。剛一落座,偉寧介紹我們認識。那位先生是北京一家國企的高管,姓曹;太太是三甲醫(yī)院的醫(yī)生,兩位舉止斯文,謙遜有禮。彼此握手寒暄,曹先生說「果然文如其人!」又加了微信。我問曹先生,您常看《大公報》嗎?他說是啊。我沒想到我在「大公園」副刊的一篇文章有如此廣泛的「傳播效應(yīng)」??磥碇髨蟾笨恼碌墓帕σ膊豢尚∫?,對於作者,落筆就是責任啊。
夜深後大家仍捨不得睡去,兩個孩子被父母允許「全天自由,想玩啥玩啥,想玩到幾點到幾點」。大人們也意猶未盡,到村子裏走了一圈,去看長在樹上的獼猴桃。有間小院,現(xiàn)成的喜悅是好風好景好友好菜的等待,不期然的意外之喜還有彩虹一瞥、《大公報》緣分的萍水相逢。熱湯一碗,清茶一盞,共享花開滿夏,煙火四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