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軍輝惟妙惟肖的葫蘆烙畫作品吸引了小朋友觀賞 喬培珠 攝
葫蘆烙畫,是以葫蘆為畫板,用烙鐵、烙筆等工具在葫蘆表面進行烙染繪畫。作品形態(tài)各異,造型優(yōu)美,具有觀賞與收藏價值。
葉縣葫蘆烙畫以師徒方式口傳身授為主,自清代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,是平頂山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今年41歲的周軍輝是葫蘆烙畫的第六代傳承人,從事葫蘆烙畫已有20多年。
葫蘆烙畫有陰烙、陽烙、陰陽烙、雙勾等多種方式,講究「意在筆先、落筆成形」。繪烙過程中要運筆穩(wěn)準,一氣呵成,通過控制把握火候、力度,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(diào),具有較強的立體感。烙繪時由淺入深進行,深色部位要由低到高調(diào)整溫度,多次暈染,達到黑亮的效果並延緩作品的氧化,延長保存時間。
葫蘆造型優(yōu)美,本色就有古畫的基調(diào),加上烙繪出的黑白灰色及陰影處理,給人以耳目一新、不媚不俗之感。烙畫藝術使葫蘆由農(nóng)家瓜果登上了藝術殿堂,成為一種集拙樸自然和高雅精美為一體的傳統(tǒng)民間藝術品。
周軍輝的烙畫作品遠銷全國各地。其代表作有富貴有餘、江山如畫、忠義千秋、祝壽圖、荷韻、鵲登高枝、虎嘯、花開富貴等。如今,周軍輝還通過抖音、快手等網(wǎng)絡平臺進行宣傳,開設葫蘆烙畫培訓班,使葫蘆烙畫得到更好傳承和發(fā)展。 (喬培珠 徐坡 李小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