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二千五百元學生津貼將會取消,當局料可省回約20億元。
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,取消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2500元學生津貼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,取消學生津貼預計可節(jié)省約20億元,佔總教育開支約2%,局方4月將成立專責小組整合現(xiàn)時資源,幫助有經(jīng)濟需要的學生。
由2019/20學年起連續(xù)實施5年的2500元免入息審查學生津貼,下學年將取消。蔡若蓮昨日在預算案政策局記者會上表示,津貼推出時正值特殊社會情況,政府當時有足夠財政能力推出191億元紓緩措施,包括向幼稚園至中學學生發(fā)放2500元。但未來幾年財政面臨挑戰(zhàn),並配合「精準扶貧」策略需檢視資源運用,集中支援最有需要的家庭和學生。
蔡若蓮表示,去年已從內(nèi)部節(jié)省1%開支,並額外扣減15億元,未影響學校、學生及家長的津貼。今年政府各部門需再削減2%開支,教育局還需額外承擔40億元,總計約60億元削減。她強調(diào),當局與議員及學界溝通後,確定哪些項目須保留,才決定可削減的開支範疇。
被問及事前諮詢哪些立法會議員,蔡若蓮表示,會就教育政策不時與議員、學界、相關的持份者溝通,但不會將財政預算案具體措施透露給個別議員,但就預算案中「共渡時艱,節(jié)省開支」等方向與大家有充分溝通。
八大退還40億 不影響大學財政
至於4月成立的專責小組,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表示,將盤點提供予教育界及學校的各類津貼,包括其目的、種類及金額。她強調(diào),目標是拆牆鬆綁、精簡流程,提升資源運用的靈活性與彈性,預計年內(nèi)完成相關工作。
就放寬6間自資專上院校內(nèi)地生限額至40%,蔡若蓮表示相關學額不會立即用盡,因師資和配套設施需時準備。她指自資院校與8大定位不同,可提供更多選擇,以往亦見到學生報讀自資院校的需求殷切,局方將加快配套建設。
另外,8間資助大學被要求退還三分之一的儲備,共40億元,蔡若蓮表示,相關回撥屬一次性安排,大學仍有四個月經(jīng)常撥款的儲備,形容「相當穩(wěn)健」,不會影響院校財政布局。\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