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步臺兒莊的街巷,「臺灣街」的招牌格外醒目,它宛如一條紐帶,串聯起兩岸交流合作的動人篇章。
1986年,電影《血戰(zhàn)臺兒莊》上映,以震撼人心的鏡頭重現了臺兒莊戰(zhàn)役的壯烈場景,讓兩岸同胞共同銘記那段浴血奮戰(zhàn)的歷史。據臺兒莊古城講解員介紹,時任臺灣地區(qū)領導人蔣經國觀看此片後,決定放鬆對臺灣人員來往祖國大陸的管控措施。
1987年,臺灣當局開放老兵回陸探親,許多曾在臺兒莊戰(zhàn)場浴血的老兵踏上歸途,在這片灑下熱血的土地上,找尋往昔的記憶,淚水與思念交織,訴說對故土的眷戀。臺兒莊古城重建之際,古城管理方專門在臺兒莊最古老繁華的清真寺至大衙門之間街區(qū)為臺商開闢了一條臺灣街,吸引不少臺胞到此投資興業(yè)。
2009年12月17日,經國臺辦批準,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成立。自設立以來,先後接待了連戰(zhàn)、吳伯雄等臺灣高層人士交流參訪,舉辦了兩岸抗戰(zhàn)文學論壇等數十次兩岸交流活動,為兩岸同胞見證抗戰(zhàn)歷史、弘揚抗戰(zhàn)精神、維繫民族情感發(fā)揮了橋樑紐帶作用。
棗莊市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副部長、市臺辦主任黃雯雯介紹道,棗莊利用當地臺胞故里優(yōu)勢,貫徹山東省「惠企二十六條」精神,積極引進利用臺資,其中,山東北鈦河陶瓷有限公司作為山東百強臺資企業(yè),旗下「乾唐軒」品牌頗具知名度,產品以活瓷為主,遠銷海內外;在小小的臺兒莊古城裏,還有二十多戶重返故里的臺灣商家。\大公報實習記者黃逸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