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在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視孩子的閱讀,從孩子一歲,甚至出生起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,還有很多人把繪本當(dāng)成讓孩子早期認字的工具,圖書館裏也經(jīng)常有父母督促著孩子一本接一本拚命地讀,在「讀以學(xué)」這件事上,他們急於求成。但是,繪本創(chuàng)作出來也許不是為了讓我們這樣用的。
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,通常是以六歲以下的孩子為讀者的。然而我並不願意把所有的圖畫書都稱作「繪本」。因為在我眼中,真正的繪本是精心創(chuàng)作出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(shù)品,而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畫出來的那種圖畫書,尤其不包括粗製濫造的那些童書。藝術(shù)品需要慢慢地去欣賞、去品味,所以讀繪本也是這樣,需要有一種「慢」的心情,帶著一種「從前慢,車馬郵件都很慢」的心情,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奧秘。
豆豆小的時候,最喜歡的書是美國Eric Carle所著的《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》。有一段時間他每天都要翻一翻。一開始的時候媽媽並沒有讀給他聽,他們只是一起看圖畫,一起討論畫裏都有些什麼。慢慢地翻看,當(dāng)他聽媽媽讀的時候,時而會質(zhì)疑,時而會驚訝。有時候他們會一口氣讀完,但更多的時候是讀一讀、停一停,有時候一次只讀了一兩頁就結(jié)束了。但是他用自己的手指學(xué)著毛毛蟲的樣子假裝穿過那些蘋果、橙、芝士上面的洞洞的時候,他很快樂。
後來豆豆幾乎看了Eric Carle的所有書。其中一本叫《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?》,這幾乎是一本無字書,每一頁都只能看到下一頁的動物的尾巴,還有一條貫穿始終的蛇。這是一本要孩子仔細觀察,跟著每一頁的「懸念」去「經(jīng)歷」的書。他還喜歡過英國Eric Hill的一套書,是關(guān)於一隻叫「Spot」的小狗的故事,如《Where's Spot?》等,他非常享受翻開那些「頁中頁」的樂趣。
他之所以如此享受閱讀,在於他讀得很慢,也沒有人催促他。慢慢地看,真正豐富的資訊都在那些美麗的圖畫中?!赴湍泛蛣P洛」(又譯「包姆和凱羅」)系列故事的作者島田由佳說,書中有很多「伏筆」,孩子們從中也可以得到極大的發(fā)現(xiàn)的樂趣。例如巴姆用苕帚掃枯葉的時候,枯葉中實際上有一隻壁虎─全身像枯葉一樣的壁虎。父母本來打算讀,卻被孩子告訴圖畫裏都藏有什麼,這種繪本也被認為是可以「逆向流動」的繪本。
孩子喜歡在親情瀰漫的氛圍裏讀書。當(dāng)豆豆讀書的時候,媽媽就坐在他的身邊,陪伴著他,輕聲回應(yīng)著他的問題。有時候,他們就依偎在沙發(fā)上或者床上,讓每一段讀書的時光都變成溫暖和煦的慢時光。
在日本從事繪本編輯事業(yè)近三十年的土井章史說,「繪本也是和讀給孩子聽的人之間的親膚育兒工具。我認為這是繪本作用的最為重要之處?!顾叵肫鹱约旱耐曷犻L輩講故事的情景,印象最深刻的是「母親或祖母的溫暖勁兒和氣味」,這帶給他無以言表的幸福感。因此他說,「繪本的根基就在於它流淌著這樣一種心緒。忽視它去編寫繪本,會少許有些寂寞?!雇瑯拥?,我們讀繪本的人,也不要忽視這種幸福感的傳遞。而只有用一種慢慢享受生活的心情去讀,才能忘卻這急功近利的世界,而享受純粹的親子關(guān)係。
日本著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說:「繪本是一個不能著急的世界」。在他三十四歲出版第一冊繪本之前,已經(jīng)從事了十多年的插圖工作。雖然他說畫插圖和畫繪本有天壤之別,但卻像是畫繪本的準(zhǔn)備階段。是的,畫繪本是一件不能著急的事情,讀繪本就更是這樣。我們需要陪伴著孩子慢慢讀,才能不辜負繪本作家的用心,真正享受到閱讀的樂趣。每次看到白鷺從水面躍起,孩子總是很高興,這是簡單的快樂,不如讓讀繪本這件事也變得簡單一點,快樂一點吧。